《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5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2年第2批)以及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同意的《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三十六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二批)
“十四五”时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作为新能源领域的“近亲”,环境产业中不少企业掌握着节能降碳的相关技术,不少企业对这一新赛道进行了布局,据中国水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涉环保企业宣布将布局新能源领域。
近日,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运营的全国首条污水传输深隧——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PPP项目已稳定输水超2.7亿吨。大东湖深隧项目是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污水深隧,未来满负荷运营后,将达到每天150万吨的污水处理规模。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的通知》,文件中公布了总体组成员名单。
由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公司与金山环保集团合资成立的江苏环工太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宜兴揭牌成立,总投资近10亿元。重点研发应用一批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亟待解决问题的先进生产技术,创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研发一批环保新材料、新工艺及涵盖水、声、气、…
绿色电力证书是促进新能源发电市场化消纳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缓解国家财政补贴负担,是近十几年来国际通行的做法。
3月4日上午,广东环保集团与中山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创中山环境治理工作新局面加强深度合作。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常被称为“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方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性设计。
2022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系统布局了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
3月初的环境企业家见面会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成了热门话题之一。
除了那些人尽皆知的生活节水常识外,还有哪些节水“大戏”正在发生?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统统不放过!
近期清洁能源、环保领域又迎来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涉及光伏、储能、天然气、垃圾发电、海绵城市等领域,一起来了解一下!